1944年11月,王震带领南下支队的五千余名战士股票有哪些交易平台,经过了数个月的艰苦行军,沿途辗转于山西和河南。在1945年1月,他们终于抵达了新四军第五师的驻地,位于豫鄂边。南下支队的最终目的地是湘鄂赣地区,他们还计划与位于广东的东江纵队会合,以实现战略上的联动。
在这一时期,新四军第五师的领导班子,由郑位三、李先念和刘少卿三位卓越的指挥官组成,他们围绕这一军事部署进行了反复的讨论与研究。参谋长刘少卿对此次南下行动表示了明显的忧虑,他直言认为南下支队进军华南并不明智。刘少卿指出,过了长江之后,我军在湘赣地区并没有坚实的根据地支撑。与此同时,东江纵队在粤北和敌军的对抗中力量相对薄弱,面对的是拥有坚实后盾的中央军和粤军。敌人早已在这一地区经营多年,并设置了诸多严密的防范措施,想要发动群众建立新的根据地,困难重重。
尽管南下支队人数众多,实际上只有约一千多名干部,这样一来,战斗力实际也不足四千人。在敌军层层设防的情形下,他们是否能够顺利接应东江纵队仍然存疑。
展开剩余72%从客观的角度来看,刘少卿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,毕竟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,虽然国共两党名义上合作,但国民党依然对共产党的活动充满敌意。自1941年皖南事变以来,国与共的斗争从未停止过。国民党还通过经济封锁手段,限制了陕甘宁边区的发展,晋察冀军区、山东军区和新四军等部队都在进行反击斗争。为了防止敌人对延安的袭击,许多机动部队被调往前线。
如同之前提到的,通过在一条战线上和国军的激烈交锋,这些地区已是我军与国军错综复杂的交战地带,而敌军的明目张胆更是让人无法忽视,何况南下至长江以南的地区。
郑位三和李先念询问刘少卿的看法时,他的建议颇具前瞻性。他认为应该选择发展中原地区,尤其是河南。豫东有新四军第四师,豫北有129师的主力部队,而豫鄂则有新四军第五师的支撑。如果把南下支队部署在豫中地区,就能够灵活地向东、南,甚至北方扩展,与其他部队保持联系,进行更有效的战斗配合。
对于刘少卿的提议,郑位三与李先念互相交换了眼色,最终表示这种方案实施起来困难重重,但他们希望能够将这一意见上报。然而在场的其他官员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。
实际上,在1944年9月,随着日军发起豫湘桂战役,汤恩伯从河南一路溃败,导致许多地区沦陷。为了应对这一危机,上级已经抽调太行军区的两个团成立了豫西抗日先遣支队,由皮定均指挥进驻豫西,随后王树声也带领一部分兵力进入豫西,成立河南军区,这意味着刘少卿所提出的发展思路,实际上上级早已做了相应的布置,或许他并不知情。
发展湘赣粤区域的原因不止于东江纵队的存在。湘赣地区本就是革命的老区,尽管部队在此地驻扎已逾十年,但倘若再度回归,再开展工作,相对会容易得多。
当然,刘少卿的意见只是基于他个人的见解,南下与否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战略问题,并非他们这几位领导能够轻易改变的。
在经过适当的休整后,王震继续指挥军事行动,南下支队的两个干部大队中,一个分队留在第五师加强工作,而另外一个则继续向湘鄂赣挺进,并在此地成立了湘鄂赣军区,由王震担任司令。
到了1945年7月,也就是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,上级指示南下支队要在三个月内继续南下至湘粤地区,与东江纵队会合,积极发展南方战局。然而,没过多久,日本便宣布无条件投降,华中的战局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国军为了抢夺抗战胜利的成果,纷纷派兵向华东区域集中,公然准备对我军发起进攻。随后,上级决定让南下支队北返,与第五师会合,最终未能与东江纵队形成合力。
事态发展至此股票有哪些交易平台,王树声所在的部队、李先念的队伍和王震的部队共同组建了中原军区,开始着力发展中原根据地的建设,为未来的斗争奠定了基础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168股票配资_实盘配资查询机构_联华证券实盘观点